我们认为山西大医院在为患者王志霞的诊疗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过错,其过错与患者的死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,分析如下:
第一、患者不宜进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,感染的存在,增大移植的风险,存在过错。
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《实用内科学》第十五版移植后感染并发症,是移植相关性死亡率的主要原因,主要防治措施有移植前清除受者体内感染病灶、全环境保护,入住洁净病房,移植后定期监测病毒活化以及其他病原学调研,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病原体等。
患者7月1日入院即诊断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,神经鞘瘤,肺部感染,胆囊炎,子宫颈纳包式囊肿,呼吸道感染,高血压病1级,双侧上颌窦炎。
第二、移植前供者和患者的医学评估和告知不够充分。
术者在术前知情同意告知中,告知家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第一次可能不成功,需进行第二次移植。对移植术后发生并发症及不成功的风险进行明确的提示,患者家属对此没有充分的认识。
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(allo-HSCT)在(SAA)的适应证⑴新诊断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(SAA):患者年龄< 50岁(包括儿童患 者),病情为SAA或极重型SAA(vSAA),具有HLA相合的同胞供者;儿 童SAA和vSAA患者,非血缘供者>9/10相合,HSCT也可以作为一线 选择;有经验的移植中心可以在患者及家属充分知情条件下尝试其他替代 供者的移植。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(allo-HSCT)是治疗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,尽管allo-HSCT的疗效不断改善,移植物抗宿主病(GVHD)仍然是主要的合并症和死亡原因。国内资料显示,中度和重度急性GVHD发生率为13%~47%,在haplo-HSCT中,Ⅱ~Ⅳ、Ⅲ/Ⅳ度急性GVHD发生率分别为18.5%~43.9%、7.9%~13.8%,因此,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(GVHD)的发生率仍然是非常高的。
第三、移植物排斥和植入失败?
移植物排斥是指供者的造血成分被宿主的残留免疫系统所排斥,移植排斥通常发生于因再障进行的移植患者以及HLA不相合供者,也见于减低剂量预处理患者,尤其是之前未进行强化治疗的患者。
植入失败:干细胞数量或生存力不足,干细胞嵌位,微环境缺陷。应用骨髓毒性药物也可造成移植失败,药物包括吗替麦考酚脂;明确的感染和含骨髓抑制的预处理方案也可抑制造血,巨细胞病毒,人疱疹病毒6型,带状疱疹病毒。
7月1日起 吗替麦考酚脂胶囊0.5g口服 2次/日,8月11日止。
第四、预处理方案明显与诊疗规范有较大出入,存在过错。医院本应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,在院方预处理治疗后,患者整体状态明显恶化,出现全身浮肿,胸憋气紧,院方采取床旁血液净化治疗。
院方预处理方案(体重75Kg):采用BU(60mg q6h×2d)FLU(50mg×4d)+CY(2.1g×4d)+ATG(175mg×4d)即BU(120mg/d×2d)FLU(50mg/d×4d)+CY(28mg/Kg×4d)+ATG(2.4mg/Kg×4d)
中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专家共识(I)——适应证。预处理方案及供者选择中国内应用方案中BU(8mg/kg×2d)FLU(120mg/m2/d×4d)+CY(200mg/kg×4d)+ATG(10mg/kg×4d)总剂量,换算后BU(4mg/kg×2d)FLU(30mg/m2/d×4d)+CY(50mg/kg×4d)+ATG(2.5mg/kg×4d)。
代理人:李永敬
山西省医疗纠纷律师咨询网
山西三有律师事务所李永敬团队
您身边的私人律师专家
律师联系电话:18835154104